讀夏志清雜感

夏老今年終於被選上了中研院的院士,是其中最高齡的獲選人。幾星期看到中研院公佈候選名單時,還很訝異夏志清居然還不是院士身份,怎麼他在哥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繼承者王德威不是幾年前已當選了院士,若用輪的,夏志清不是該更早即入這華人學術的聖堂之殿?

不 過中研院選院士當然不是看輩份用輪流的方式,但也不免被某些當道的學閥意見所左右。譬如人文學的研究,過去十多年間流行的是什麼「後XXXX」的郵政前綴 形容詞,而夏志清這一輩的老學人講求的是文本全面掌握考據入手的實事風格,大概也被新興學人認為是佔據廟堂的老怪物吧。

前一陣子,舊書店收 了一批進千本的人文類二手書。整理舊書時,我眼尖地先留下兩本台灣已絕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和「夏志清文學評論集」,前者已是國際間研究現代中國文學 的經典之作,台灣在1970 年代才有了中文譯本,而現在我上網查了一下,這本書的版權似乎已落入了中國大陸出版商的手上。眼見這幾年來,中國出版界快速出版了不少國外研究新知的著作 不說,許多台灣已絕版的經典書也在彼岸重印,我看台灣的流通書店很快地也可能要靠簡體書橕場面了!

其實夏志清專業的文學研究評論我讀的不多,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他在1980前後出版的一本散文(雜文)雞窗集。書中一開始的自序中即提到作者近幾年來美家居和研究生活,特別是現實生活中除了埋首於寂莫的研究工作外,私生活裏還得為了照顧先天智能不足的獨生女。在一次寒天修理住家時,竟然滑倒受了傷,讀來實在令人鼻酸。舊書店中有人釋出了「雞窗集」一本,我很訝異,它居然擺了幾個月還沒有人買走。

0 意見:

My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