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查書

在舊書店裏坐抬值班時,偶而會接到一些詢問店裏是否有XXXX書籍的查詢電話。之前我還會客氣地請對方先留下電話,待我去架上找找再回覆答案。但現在我已油條老練地一概回答說:「不好意思,店裏的書目並沒有電腦化的編目建制,所以我也不清楚是否有這本書,還是請您有空來店裏看看,也許會有意外的發現。」

會讓我對於這樣來電查詢某書的方法女感到應付的厭煩,主要是因為這類顧客要找的多半是學院裏的教科書。我可以理解這些同學想要找二手書便宜的想法,但我不能同意他們欲以電話搖控書店店員卻不思自己勤走書店訪查的懶散。

其實自己會有逛舊書店的習慣,也是大學時代為了找折扣高的教科書,每週勤走光華商場的起因。因為舊書店裏的書多半擺放混亂,抱著刻意地心情找一本書,就得逼迫自己一欄一欄地用目光把店裏的書架都掃過一遍。當然,能找到預定書單上的書是完成目標,但是能發現一些意外不期而遇的書籍,才更是逛舊書店更大的樂趣。幾年下來,也造就了我這番雜食的閱讀習慣和一點點分辨書本作者出版社好壞的眼界。

這幾年來,因為電腦化作業,許多連鎖型或是網路書店都有提供書目查詢預約的功能。如果不是太舊的絕版書,都可以請店員代為查詢訂購。這樣的購書方式的確是省時省力,只要你有錢,就不愁買不到新書。但是對於絕版的舊書就不一樣了,除了有錢之外,更重要的是機緣和運氣。如果真是執迷於某一位作家或是專著,不付出一點金錢之外的努力,又怎麼能感受到得書的喜「閱」呢?

年輕的E世代們, 除了電腦和電視之外,除了指定的教科書和時尚的偶像同人誌之外,不妨也多親近不同的書店,感受一下實體書本中,百家爭鳴各類文體的精采吧!

這兩天讀完了王安憶的另一本雜文集「尋找上海」。因為店內一時找不到其它好的現代中國作家作品,所以先讀了朋友推薦的「來自石器時代的女孩」和英國作家毛姆的「弗羅倫斯月光下」

「弗羅倫斯月光下」比起「人性的枷鎖」,算是一個極短的小品篇章,不過其中的故事與人性社會意味倒是蠻有深意的,令我聯想起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不過毛姆在本書中並沒有如杜氏用大篇的道理談人性問題。想想倒有點懷念一些十九世紀的歐陸大文豪可以寫出那種大部頭的小說。

0 意見:

My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