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店的買進行情

在永康店值班的時間,因為是週末假日,所以客人進進出出比平日多出好幾倍,根本是沒有辦法閒下來靜靜看完一本書。

而且更常會有趁著假日休息,提著家整理出來不要的舊書上門估價交換的顧客。 如此一來,既要顧店內的生意,又要忙著整理一堆紛亂的舊書,在那個狹猝擁緊的空間裏還真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通常客人拿著自己的藏書來出售,多半天真的以為至少可以以50%~10%的價格賣給二手書店。 老實說這完全是痴人妄想的算法。根據我的經驗, 老闆若能以每本書5到10元的價格來買下這些書就要偷笑了!所以有人認為,以這種賤價大批收購舊書,卻以訂價5折左右的行情再把這些二手書賣給其它顧客,豈不是一種奸商的暴利生意?

呃,老實說自己這幾週在舊書店打工下來,自己也深深為這樣的收書價格行情所不安困擾。但現實是,有些客人拿來的書,實在是不怎麼樣的來頭,多半只是增加店裏空間的環境負荷壓力,卻不知何年何月才會有另一個新主人有需要把它買走。這大概就是會計學上所謂的庫存成本和呆帳的可能。

舊書店的書籍來源,不像新書市場,有固定的中盤或上游的出版社印刷廠。所以它只能客人拿什麼來就收什麼書,好讓架上的書量維持一種臃腫而無益的肥大。我自己就覺得,這兩家舊書店只是以環境空間的氣氛稍異於大部份的傳統舊書店,但它所收進來的二手書,實在也沒有什麼豐富多樣的價值,而且分類差勁。(店裏書目分類最讓我不爽,居然沒有社會科學,硬是把它們塞進什麼「翻譯文學」,真是靠腰)

今天讀399期破報談「全球化下的獨立書店」報導,我想 ,最讓我羨慕的,就是他們可以掌握書店要多進哪一類的書,以呈現出自已經營的主題特色,而舊書店就只得撿人家不要的書啦。

0 意見:

My Instagram